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七年级上册

种子的萌发教案1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 致过程。  3.尝试用抽样的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和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及实验现象的分析。抽样时正确的取样法。【教学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问题的提出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上提出问题 并确定问题。 2.作出假设 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检验假设。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3.制定计划    参照课本的实验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推测实验结果。 巡视指导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案。4.实验探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 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提出 注意事项,督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5.得出结论:环境条件 :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行描述。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的过程,分析结果。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探究的报告。 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成功的帮助分析原因,鼓励重做。 7.本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意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置对照组实验条件的重要性。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据课本的要求,自主性学习抽样的法,课上实验操作,课下观察记录。 指导看书,强调正确取样的法,分发实验装置。 2.探究的结果:交流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步骤、现象及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强调发芽率的计算法。3.种子萌发自身条件的分析:完

 

种子的萌发教案15
上一篇:种子的萌发教案免费下载    下一篇: 种子的萌发教案1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