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八年级下册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有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学习目标1.学习比较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3.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学习重难点1.: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2.难点:运用对比的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导学内容自主学习:在生物学研究中用到 比较 的法。如:比较不同地层的  化石  (资料1);比较动物的  形态和解剖特征  (资料2:通过比较,推测鸟类是由 爬行动物 进化而来。);利用组成蛋白质的差异比较生物的 亲缘关系 (资料3:差异  越小 亲缘关系  越近 )。2.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化石  ,它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 遗体 、 遗物 、和 生活痕迹 。3.一般来说,,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从地面垂直向下可分几层,越向下的地层,年代越 古老 。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 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 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如鱼类化石在较古老的地层出现,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出现,证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 两栖类 ,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 鸟类 ,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哺乳类 。4.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 。植物进化的历程是: 原始单细胞藻类 →原始的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种子植物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原始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古代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类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正是 生物进化  的结果。5.现存的生物中,有多非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广泛,原因是: 这些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合作探究:观察右面的“生物进化树”,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A、B、C、D分别代表 A   哺乳动物   ; B    两栖动物   ;C   裸子植物   ;D    苔藓植物    。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相比较,  节肢动物  更适陆地生活, 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  被子植物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  亲缘关系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  高等  ,由水生到   陆生  ,由简单到  复杂  。展示交流1.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的证据是( D )A.现在生存的生物  B.古代生存的生物   C.生物“进化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有答案)
上一篇: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下一篇: 7.3.2生物的进化历程导学案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