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2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缠束也。以竹节的节引出节制,管束的意思。   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   中国的节,一般都是停下来,通过古老的仪式,细节,追思先人之德,念旧,调整与围世界的关系,或闭门思过,或饮酒叙旧······春节从祭祖开始,清明思念祖先,端午思念古代诗人,中秋怀念亲人······所有的节日都是要回到对先人,历史,经验的几年,沉思上。   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如同失去了图腾的流浪者。窃以为,仅仅将传统节日法定化还不够,还要恢复节日的风俗和内涵,这需要全社会对节日的反思和重建。      ——坚《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一.年的含义《尔雅 释天》:夏曰岁,商曰祀,曰年,虞曰载。《说文解字》:年,谷熟也。二.春节习俗(1)忙年1.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八节是春节的前奏。“老婆老婆你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腊八粥的传说:纪念佛祖成道:释迦牟尼(Sakyamuni)一家四口的故事;元璋。2·二十三,糖瓜粘(小年)灶:受一家烟火,保一家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祭祀灶神的食品:鸡犬猪羊,瓜果枣豆,糖瓜。·好事传上天,坏事丢一边。·灶灶,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腊月二十三,灶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上带个胖小子来。3·二十四,扫房子。4·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豆腐,谐音“兜福”,闽南话豆干谐音“大官”。5·二十七,洗疚疾有无,剃头过年。6·二十八,贴花花花花:春联,门神,年画,窗花剪纸等。门神: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敬德。7·二十九,做酒(2)团年,守岁1·年夜饭南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两样菜:一是有头有尾完整的鱼,象征年年有余;二是丸子(圆子),象征团团圆圆。:韭菜(久),豆腐(兜福),萝(菜头-彩头),竹笋(节节高),鸡,橘子(吉祥如意),甘蔗(甜甜蜜蜜,节节高升)。:荸荠(必齐)。南:年糕(年高),北:饺子(更岁交子,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2·压岁3·守岁放爆竹(年的传说)年关讨债年廿七,勿着急;年廿八,我想法;年廿九,有有有;三十不见面,元旦碰面拱拱手。除夕夜,有寺庙通宵演戏,称为“避债戏”。(3)新年庆贺与拜年1·爆竹迎年2·拜祭祖先3·着新衣,戴花胜,饮春酒4·拜年:由内及外,由近及远。5·送穷鬼与祭财神(4)正月初七“人生日”1·七菜羹菜,蒜,葱,芫荽,韭菜,鱼:勤快,会计算,明,有人缘,长久幸福,富足有余2·人日登高(5)闹元宵(灯节)元宵:食品(汤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历史下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4    下一篇: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