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7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 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了解武昌 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的史实,感受史料研习的法;通过小组探究,阅读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相关史料,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目标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士不屈斗争精神的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评价。【教学过程】一、设问导读1.革命士的奋斗(1)同盟会成立后至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老师在学生回答的上讲述: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主要有:①浏醴起义;②安庆起义;③镇南关起义;④花岗起义。(2)哪次起义影响最大?阅读教材P43“材料研读”的内容,分析起义的意义。老师在学生回答的上讲述:花岗起义。1910年,召集兴、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大规模起义。1911年4月,兴在广州率领起义军猛 攻总督衙门,两广总督鸣岐闻风潜逃。起义军与清军发生激烈巷战,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后来,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被合葬在广州郊外花岗,史称“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次起义也被称作“花岗起义”。意义:花岗起义动摇了清朝的统治,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士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2 .武昌起义(1)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时间、地点、主力、经过和结果。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时间:1911年10月。地点:武昌。主力:新军。经过:1911年9月14日,的两个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推举文学社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武参谋长,组成起义领导机关。10月9日,因计划泄密,起义机关遭到破坏,革命党人楚藩、复基等被捕,慷慨就义。工程八营的革命党人10月10日晚八时半率众起义,打响了 武装起义的第一枪。起义胜利以后,革命党人立即建立革命政权,成立了军政府,推举元洪为都督,颁布军政府告示。广大革命群众踊跃参加革命军,武昌起义震动全国。结果:①起义军成立军政府,推举元洪为都督。②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 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2)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老师指导学生思考并讲述其关系。因为武昌起义的这一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7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6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