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减租减息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10月时间:制度:措: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目的: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人民解放战争的人力、物力支持。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土地。  到1948年底,大约1.5亿解放区人口完成了土地改革的务,使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使长期遭受地主阶级残酷压迫和剥削的农民翻身做了主人;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他们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土地改革有历史意义?农民组成担架队积极支援前线解放区的农民送亲人参军  农民群众的积极支援,使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可靠的人力、物力保证,这是人民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决战时机成熟130万人430万人195万人373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1948年秋280万人360多万人解放军为首先选择在东北决战?群众好,人民群众踊跃参军;经济上:资源丰富,经济力量雄厚;军事上:敌弱我强,敌军时战时守,举棋不定;胜利后有利华北、华东作战。辽战役营口黑山、大虎山阳林荣桓1948年9月锦州  辽战役歼敌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解放军在数量上首次过了国民党的军队。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初歼敌10万歼敌12万歼敌20万  淮海战役共歼灭敌军55万余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淮海战役人民群众支前统计表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先打两头分割围后取中间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北平国民党守军出城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林、、、、粟、  谭林、、东北解放军中原、华东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解放军关门打狗中间突破分割歼灭(猛虎掏心)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瓮中捉鳖)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概况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决战时机把握的好解放军广大官兵英作战解放区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援国统区的中共地下党积极贡献力量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三大战役的胜利有历史意义?  辽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敌我双力量发生逆转;淮海战役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解放。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背景:  1.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军事、政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PPT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含视频)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