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公开课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教学课件 历史 八年级上册 RJ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政 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的土地政策。2.措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历时一年多的土改革命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3.结 果翻身农民丈量土地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4.影 响陕甘宁大别山1、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5万人解放战争的第一年,人民解放军处什么战略阶?战况如?    处战略防御阶。先后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进攻。1947年夏,战略进攻的条件成熟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指挥者挺进大别山时的小平与伯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部队    为了实现全国性的战略反攻计划,毛泽东作了三军配合、两冀牵制的密部署。三军配合是:大军实中间突破,直趋大别山;华东解放军主力为左后一军,挺进豫皖苏地区;太兵团为右后一军,挺进豫陕鄂地区。两冀牵制是:以西北解放军在陕北出击榆林,调动宗南军北上;以解放军在胶东展开攻势,继续把进攻的国民党军队引向海边。    毛泽东对这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的比喻:介石把它的主要兵力集中了陕北、,搞“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胸膛就露出来了。伯承也说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优势;中间力量弱,处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的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为什么选择中原地区作为反攻的突破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部队    1947年6月30日,伯承、小平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多人,一举突破河天险,向大别山挺进。根据中共中央的不要与敌纠缠、下决定不要后的指示,8月8日,突然甩开敌人,分三路向南疾驰,开始了千里跃进的壮举。解放军以无比的英杀出一条血路,用木板、高粱秆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公开课课件
上一篇: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    下一篇: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有视频)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