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法不可违》教吧上网, 因其盗用他人帐号上网被管理员发现而被赶出网吧, 2005年1月4日, 犯罪嫌疑人某某纠集了两名身份不明的男青年到该 网吧为其被赶出的网吧的事出气, 到网吧后该三人将网吧管理员某打成轻伤, 将另一管理员某的手划伤,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某某。说明了什么?总结: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 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的第1节《法不可违》。二、新课讲授(一)违法无小事活动一:行为的底线(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学生讨论, 研讨, 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小勤不懂法, 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 实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那就是了解法律, 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法律是最性的社会规则,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二)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1.思考: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 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教师讲述: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 违反了物权法, 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 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 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 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教师总结:含义:出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 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 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活动三: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展示表格和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情景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 所属违法类别一较轻物权法(民法)民事责民事违法行为二较轻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法规)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行政违法行为三严重刑法刑事责刑事违法行为1.观察与思考:根据“对社会的危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5.1法不可违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法不可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