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精品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中国历史第八课百家争鸣知识拓展曲阜三孔省曲阜县孔庙,始建公元前478年,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面积327.5亩,南北长1120米,东西宽200米。孔 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生平   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时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51岁时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小司空、大司寇。54岁时因鲁不听相劝,便离开鲁国,开始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鼓吹恢复西的制度。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用,14年后回到鲁国,专门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和传播工作,5年后逝世。  孔子  儒家的创始人,春秋晚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整理出等文献,以及.宣扬「仁」的学说, 「仁」时,要以「礼」为依据,故说「克己复礼为仁」。 「仁」括忠、孝、宽、等内容,认为「仁」即「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人」。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妥协和亲善。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思想。在教学法上,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途径;采用「因材教」和启发式的法。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其本人也被尊为圣人,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开动脑筋  孔子的名言锦句                       0        和著作有哪些?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孔子讲学图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面1.提出“仁”的学说(核心思想)2.主“仁者爱人”,“以德治国”3.反对苛政教育面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有教无类”3.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4.总结教育规律,原则,法5.整理重要的文献资料《论语》                              子荀子儒家学派代表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战国子-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为轻战国荀子-礼治2009 13孔荀儒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老子 老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主要创始人。姓名耳,即老聃,著有《道德经》.他的主要思想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能相互转化,这是朴素的辩证思想;还主“无为而治” ,“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太平”。成语典故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思想主:认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精品课件)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精选)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