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浏览题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陋室铭》浏览题一、原文陋室铭 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可以调素,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陋之有?” 二、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阅读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文学识①本文选自《全文》,作者禹锡,字梦得,代文学家。他与白居易合称“白”,与柳宗元并称“柳”,作品集《宾客集》、《梦得集》。②禹锡的诗歌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竹枝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赞颂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④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青、、经、形、亭 韵母是:inɡ四、注释版书下注释:1、德馨:指品德高尚。2、馨:香气。3、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4、鸿:大。5、素:不加装饰的。6、金经: 古代用泥金书写的佛经,一说即《金经》。7、案牍:公文,文书。8、诸庐:诸亮在未出山时,在南阳隐居住的草庐。9、子云亭:汉代辞大家扬雄,字子云,故以此称其宅。10、陋之有:即有陋。语出《论语·子罕》:“子居之,陋之有?” 人教版书下注释:11、陋室:简陋的屋子。12、斯:这。13、惟:只。14、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1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16、儒:旧指读书的人。17、白: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18、调:调弄,这里指弹()。19、丝竹:、瑟、、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20、劳形:使身体劳累。21、形,形体、身体。 五、按要求默写1、全文画点睛之笔:孔子云:陋之有?2、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南阳诸庐,西蜀子云亭。4、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的语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描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6、描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写陋室中事,突出情趣高雅):调素,阅金经。(正面实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浏览题
上一篇:《陋室铭》拓展练习    下一篇: 《陋室铭》简答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