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7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6《 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淤泥(yū)   甚蕃(fān)   濯清涟(zhuó)B.亵玩(xiè)   不蔓(wàn)   调素(tiáo)C.德馨(xīn)   鸿儒(hóng)   陋室铭(míng)D.隐逸(yǐn)   案牍(dú)   鲜有闻(xiān) 2、下列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B.南阳诸芦,西蜀子云亭。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D.莲之爱,同余者人? 3、下列句中,加粗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往来无白(平民)无案牍之劳形(劳累)B.有仙则名(出名)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C.宜乎众矣(应当)香远益清(好处)D.可爱者甚蕃(多)不蔓不枝(枝蔓)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陋之有C.花之隐逸者也D.忘路之远近 5、下面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B.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面描写出了莲花的凡脱俗。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D.作者写牡丹的目的是以之正面衬托莲的高洁素雅。 6、选出加粗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A. B. C. D. 7、文学识填空。1.《陋室铭》作者是    朝的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2.《爱莲说》选自《    》,作者    ,    (朝代)哲学家。著有《    》《    》等。 8、阅读下面的文,回答问题。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   蕃:繁多B.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C.亭亭净植   植:种植D.陶后鲜有闻   鲜:少2.下列各项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B.濯清涟而不妖   人不知而不愠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D.同予者人   胜者,阳城人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作者敦颐。“说”是一种古代文体。B.本文托物言,文中称莲是

 

第16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7
上一篇:第16课《爱莲说》练习    下一篇: 第16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