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短文两篇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6.短文两篇第一 《陋室铭》 1.朗读、背诵全文。2.了解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学习托物言的写作技巧及陪衬的表现手法。4.体会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道选择题。一间公大厦,装饰华美,金碧辉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须说很多违背心的话,做多丧尽天的事;有一间斗室,非简陋,但是有青山绿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边。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学生答选后者)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和代大诗人禹锡的选择一样。相信你会成为新时代的禹锡。二、作者链接禹锡(772—842),字梦得,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省)人,著名诗人。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太子宾客。世称宾客。作品有《宾客集》《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三、写作背景被贬期间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这个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四、文体链接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一、读准字音德馨(xīn)  苔痕(hén)  鸿儒(rú)案犊(dú) 西蜀(shǔ)二、读准节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可以/调/素,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陋/之有?三、读出韵脚名、灵、馨、青、、经、形、亭。四、读懂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法,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五、教师点拨◆一词多义:1.之:(1)用主谓之间:无丝竹之乱耳;(2)倒装标:陋之有。2.往来:(1)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2)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词类活用:1.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例句:水不在深,有则灵。3.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此指居室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馨。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短文两篇
上一篇:人教第16课爱莲说教学设计部编版2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爱莲说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