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陋室铭一、教学目标:1.了解 “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语言3.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二、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语言()2.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难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文学圣地一日游阅读下面两副对联,说出其中的两位历史名人分别是谁?这里有两处文学圣地,你知道吗?分别在哪里?草堂起宏愿,工部病体寒衣不失天下之怀。(甫)陋室有德馨,梦德安贫乐道不改高洁之。(禹锡)2、课外拾趣禹锡因参加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故意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禹锡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千百年后那位势利眼的狗官已化为尘土,而这篇铭文则成为“天下第一铭”名垂千古。(二)初读课文,感受音乐美1、检查预习情况:注音、句读2、请同学读没有句读的课文,指出“德馨、案牍”的读音(三)走进陋室,再读课文,把握主旨1——“高洁”1、题目是《陋室铭》,了解铭文特点2、师:陋室铭,陋室铭,禹锡想要借这陋室,让自己铭记什么呢?让我能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在《陋室铭》81字的片言中,禹锡的百意是什么?下面请自读课文4—7句,根据注释翻译,在翻译的上为这几句话做批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幽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交友儒雅)“可以调素,阅金经”它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生活高雅)(板书:贫乐 调素阅金经)4、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也能如此自得其乐,我们不禁要与禹锡对话一番——示例:问: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多么幽雅,怎么能说陋呢?问: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答:……问: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答:……5、由此可见,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上一篇: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16    下一篇: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人教部编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