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下载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生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整理:(1)铭是什么意思?开头为什么先写山和水?(2)禹锡的居室是陋还是不陋呢?(3)结尾为什么写“诸庐”“子云亭”以及孔子的“陋之有”?2、题解“铭”及其特点,反复朗读,读出铭文押韵的特点。3、开头为什么先写山和水?(1)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看法。(2)引出比兴的修辞手法并讲解。(3)突出中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指导朗读,注意节奏,突出重音。4、禹锡的居室是陋还是不陋呢?从哪里看出来的?(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①说出自己的见解。②小组间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③引导:从景色清幽角度说明“陋室不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①说出对“鸿儒”“白”的理解。②小组间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③引导:从交友不俗的角度说明“陋室不陋”。(3)可以调素,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①说出对“素”“丝竹”的不同。②小组间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③引导:从做事高雅的角度说明“陋室不陋”。(4)总结:禹锡从景、人、事三个角度证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5、结尾为什么写“诸庐”“子云亭”以及孔子的“陋之有”?(1)师生探讨“诸庐”“子云亭”的故事及作用。(2)结合孔子的原文出处,理解孔子“陋之有”,意在说明“惟吾德馨”。(3)引出托物言的写作手法。五、情感升华  理解了禹锡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下载
上一篇: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人教部编版)    下一篇: 短文两篇教案6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