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教案4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1、背诵课文,掌握文言用实词,理解文言大意;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的特点。过程与法: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      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3、探究讨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表意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教学:明确本文托物言的写法,理解文章如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趣的。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托物言的写法,理解文章如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趣的。安排:1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中,有多帝将相的官府庭院,他们或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狭小又简陋,却因为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代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禹锡的精神世界。(板书:陋室铭)(二)解题   1.陋室,是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禹锡在和州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和县仍保存着。(多媒体显示,并出示陋室的图片)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见的铭有:座右铭、墓铭。三、作者简介(板书:禹锡) 禹锡,代诗人、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有研究指出:当年禹锡被贬到和当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但却受到和知县的百般难,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一座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禹锡因此起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三)整体感知,疏通句意1、老师范读课文   提问:课文最后的一句话是什么?它是什么意思呢? 课文的标题是《陋室铭》而结尾说”陋之有这里矛盾吗?我们还疏通文意然后才回答这个问题。2、译读课文。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2)学生相互质疑、解答。 (3)提醒学生要注意的词、句翻译。 (4)翻译全文。 3、再读课文。在理解课文意思的上读课文   (1)要求:注意节奏、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2)自己在书上画出朗读停顿(多媒体展示),先小声自读,再请同学朗读。 (3)注意句式特点(整齐、上口,骈句,结

 

陋室铭教案42
上一篇:陋室铭教案免费下载    下一篇: 陋室铭教案4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