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一棵小桃树学案7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8课 一棵小桃树 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梳理小桃树的成才过程,把握文章内容   2.领会小桃树蕴含的深刻含义,学习托物言的手法培养学生坚强不屈,与困难做斗争的气    【】 托物言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感情。 【难点】 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自主预习 1.给划线生字注音:  伫     孱    矜持      恍然   猥琐    嵬     赤裸      摞   灼     忏悔    颤抖      涩褪2.词语理解:矜持:拘谨,拘束.( 他第一次上台发言,显得有点矜持.)恍然:形容忽然醒悟.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纤纤:(书)形容细长.孱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洪灾过后,又遇大旱,今年我省真是祸不单行.)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垂垂,渐渐.暮,(时间)将尽,晚.伫立:长时向地站着。生灵:有生命的东西。踏青: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楚楚:(姿态)柔;纤弱;秀美。血气:(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忏悔:①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②向神佛表示悔 3.作者简介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省商洛市丹县棣花镇,毕业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3月22日,澳门大学向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凭借《古炉》 ,获得耐庵文学奖 。18、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平凹,1953年出生一个偏僻的农村,母亲是农民,父亲是教师。文革的时候,当教师的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开除公职进行劳动改造,家庭受到毁灭性打击。十三岁的平凹也因此受到牵连,初二还没有上完就辍了学,破灭了上大学的梦想,当兵不要,民办教师不要,代课教师也不要。这使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因要求不能乱说乱动,从此胆怯、自卑、少言寡语。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1975年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2003年,先后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

 

一棵小桃树学案7
上一篇:一棵小桃树学案6    下一篇: 一颗小桃树导学案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