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教学目标1.感知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趣。2.理解故事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3.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文化品位。教学1.积累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句式。2.领略两则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1.了解庄子想象奇特、寓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2.理解《庄子与子游濠》中双的辩论思维。安排2。第一 北冥有鱼一、情景导入战国时代 ,在北有一条鱼,大到几千里,后来这条鱼变成了一只鸟,再后来又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庄子的《北冥有鱼》,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二、自学互研(一)知识梳理,夯实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鲲(kūn)  徙南冥(xǐ)  抟扶摇(tuán)齐谐(xié)  正色邪(yé)2.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加点字)。北冥:北海。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海运:海水运动。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情。抟扶摇: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去以六月息:去,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吹,吹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湛蓝色。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尽头。亦若是则已矣:是,这样。已,罢了。3.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海。4.词类活用。(1)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情。(2)南冥者,天池也。天: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5.古今异义词。(1)怒而飞(2)海运(3)天池也(4)野马也6.走近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宋国蒙(今商丘)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7.简介《庄子》。《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思考:短文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描述了鲲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2.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三、合作探究,生成(一)精读课文,深层(挖掘)探究1.抽一名优秀学生翻译短文,(其他学生)思考回答: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2.鲲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海运则将徙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人教部编版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两则教案份    下一篇: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庄子》二则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