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白杨礼赞》指导教学书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云阳学校八年级语文指导教学书(编号: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3号)课题:《白杨礼赞》课型:新授课主编人:吕学文审核人:束艳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学习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感受北方军民优秀的精神和意志。②认识目标:学习课文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的写法。【教学时间】(第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二)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欣赏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直观感受白杨树。有这样一种树,它不太讲究生存条件,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它的生存。它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它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它就是白杨树。大家想认识它吗?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就曾经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过它,也许读了这篇《白杨礼赞》你也会喜欢上它的。(介绍作者:具体见投影)(三)自学1.自学(一)自学内容: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及作者对它的感情。自学方法:速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可用文中的一个词)(2)作者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你发现它什么地方不平凡了吗?(重点研读课文第5段,用关键词进行归纳)作者仅仅想赞美白杨树吗?那作者还要礼赞什么?(找到相关段落归纳)2.自学(二)自学内容:理解写西北高原和楠木的作用。西北高原有些什么特点?文中写白杨树,为什么先写高原风光?(3)“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四)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五)释疑(六)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1.给加点字注音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倦怠()恹()恹晕()圈参()天潜()滋暗长不折不挠()婆娑()虬()枝毡()子秀颀()楠木()《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有什么特点?它象征了什么?(七)帮困(知者自己加速,或通过帮助未知者加速)反思小结(九)因人作业最小作业量:用正楷字抄写课文第七小节并试着将它背诵下来。云阳学校八年级语文指导教学书(编号: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4号)课题:《白杨礼赞》课型:新授课主编人:吕薛文审核人:束艳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道德目标:学习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感受北方军民优秀的精神和意志。②认识目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教学时间】(第2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先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勾勒了一幅雄浑、辽阔、苍茫的画面。既介绍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那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美姿。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充分感受一下作者对它的深情。(三)自学1.自学(一)自学内容:感受作者对白杨树深厚的赞美之情。自学方法:齐读课文7、8小节思考(1)第七小节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2)、下边是一组排比反问句,看看反问句的句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逐渐加深的?(探究·练习三)2.自学(二)自学内容:感受作者运用特殊的句式和词语表达对白杨树的深情。自学方法:(1)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探究·练习一)(2)细细体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作用。(探究·练习二)(四)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五)释疑(可配合预先制作的课件讲解)(六)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1、在学习>时,我们已经思考过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请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段话。(七)帮困(知者自己加速,或通过帮助未知者加速)(八)反思小结因人作业最小作业量:默写课文第七小节。

 

《白杨礼赞》指导教学书
上一篇:《白杨礼赞》导入语    下一篇: 《白杨礼赞》教学参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