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上册

凝聚法治共识课件53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我的创业梦想是开一家商品齐全的超市,现在店面有了,我就可以进货,准备营业了。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行政部门食品卫生管理部门政府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运用你的经验在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政府的哪个部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交通局)(工商局、食品监督管理局)(教育局)(林业局)(民政局)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最多跑一次”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此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说明了什么?政府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要求: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1、我国政府的作用、宗旨、权利来源、工作要求?(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2)权力来源:人民(3)宗旨:为人民服务(4)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人民与政府的关系(1)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2)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探究与分享:说说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是什么?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2、法治政府的含义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1)地位: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4、如何建设法治政府?(1)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3)政府应该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互联网+政务服务”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词,是一种推动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政府能够把法律、法规、规章及时向社会传递普及,推送群众最关注的信息和服务。政府代表国家和人民,只要建设好法治政府、就能够建成法治中国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二、厉行法治5、厉行法治的要求?(1)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公民:A.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B.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培育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意识、规则意识。《交警系统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要求: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以及从事驾驶人考试和机动车查验时,应当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客观、真实地记录执勤执法工作情况及相关证据。5、厉行法治的要求:(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4)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6、法治与德治的关系(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常回家看看立法”: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凝聚法治共识课件53
上一篇:凝聚法治共识课件51    下一篇: 凝聚法治共识课件5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