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八年级下册

《免疫与计划免疫》课标解读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免疫与计划免疫》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健康地生活”主题中提出以下要求。2.传染病和免疫具体内容活动建议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二、课标解读1.《免疫与计划免疫》是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健康地生活的相关内容。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①能说出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排斥和破坏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及肿瘤细胞,以维持人体的健康。②描述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如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计划免疫是指有机会地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节涉及的重要概念有:免疫系统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异己物质等。它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2.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通过资料分析、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与传染病的密切关系、传染病病因、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人体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认同计划免疫的重要作用。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紧承上一节内容,讲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再回到生活中的计划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缺失综合症(艾滋病)的预防。本节内容丰富,原理抽象,又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计划安排两课时开展教学活动。本节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的功能、艾滋病和计划免疫。由于人体免疫涉及抽象概念和术语名词较多,教材中设置了形象生动的漫画。漫画插图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资料分析”中的三个问题分别对应人体的三道防线,由表及里,从学生触手可及的皮肤到概念抽象的特异性免疫。教材不仅用漫画介绍了免疫的三大功能,而且介绍了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一面,介绍了器官移植时的排异现象和生活中常见的过敏病例,引导学生辨证地认识免疫系统。学生在了解人体的免疫反应后,就能很好理解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原理,认同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也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教材在学生有了传染病和免疫相关知识的基础后,介绍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这样的编排更有针对性,能使学生更好理解艾滋病危害的严重性,产生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感,便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3.本节教学首先利用学科知识巧妙回答“你感觉孤单吗?”,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好奇心,进而提出问题“人体如何抵御病原菌的入侵”,创设新情境。随着病原菌的深入,人体的三道防线依次展开。教师可以准备大量图片素材,借助多媒体直观展示,包括皮肤角质层的精细结构、皮肤分泌物杀灭细菌的实验、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图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的图示等。在重点讲解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时,通过设问“某人水痘痊愈后,认为体内有了抗体,不怕传染病了,可又不幸感染上麻疹病毒。他的问题出在哪儿?”,引发学生思考,突出强调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关系。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归纳总结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在讲解完免疫的定义和功能后,提出问题“人的免疫系统很重要,是否意味着其越强越好?免疫系统出了问题会怎么样?”,引出过敏、排异、AIDS等免疫系统问题和疾病,引导学生了解艾滋病危害及传播途径,树立防范艾滋病的科学态度。最后用PPT演示淋巴细胞接受病原刺激产生抗体的免疫过程中还会产生记忆细胞,引出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原理。同时进一步联系生活,设问“为什么接种流感疫苗时,医生会询问‘这两天有没有感冒发热症状’,确认没有后才给打预防针?”,引出疫苗的概念。从而过渡到对儿童有计划接种疫苗的计划免疫。

 

《免疫与计划免疫》课标解读
上一篇: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11    下一篇: 《免疫与计划免疫》重难点突破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