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复习课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 积累字词,掌握文学常识 。

2、复习背诵内容, 翻译、 品味语言。

3、复习掌握文章的情感及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掌握铭文的特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掌握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课内外的对比阅读。

教学方法: 背诵法、提问式、合作探究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洞察历史知天下(名著阅读)

二、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默写)

三、 复习文言文之《陋室铭》

1、出示学习目标。

2、介绍 作者、作品:选自《全唐文》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 已学作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 复习背诵全文(注意读书姿势、抑扬顿挫) 。

3、 小组讨论字词句翻译。

4、 检查重点字词

      有仙则名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名    名之者谁                 往来                    素     素湍绿潭

      故虽有名马                     其中往来种作            吴广素爱人

5、 重点句子翻译: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 “何陋之有?”

6、 内容分析:

(1)文中那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 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

(3)陋室真的很陋吗?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

(4)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

(5)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陋室主人怎样的情操和情趣?

(6)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7 、写作手法:

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局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 巩固对比练习

1、 (语段二)吾室之内,或栖于椟 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3分)

两个语段中,作者身处陋室、书巢却不觉的简陋,由此可见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3分)

(甲)(乙)两文对 “交朋友”分别是怎样论述的?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乙)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①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g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②其糟而歠③其醨④?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⑤,受物之汶汶⑥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⑦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节选自《渔父》
[注释] ①三闾大夫:官职名。文中指代屈原,因他曾任此职。②餔(bǔ):食。③歠(chuò):饮。④醨( lí):薄酒。⑤察察:清洁貌。⑥汶(mén):玷污。⑦枻(yì):桨
比较两个语段内容,对照刘禹锡和屈原的品质,说说他们的异同。

五、布置作业:

《陋室铭》相关练习跟上。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托物                               言志

           陋室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下一篇: 《河中石兽》《石钟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