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7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爱莲说课前预习:1、搜集有关荷花的知识(如:别名、诗句)2、结合资料和课下注释预习课文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我们先猜一个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小脸白无暇,洁净又大方,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生:荷花师:播放有关于荷花的图片(直观性、可感性以及美的享受)师:大家还知道荷花的其它名字吗?生:莲花、水芝、┄大屏展示荷花的别名。师:莲花她美丽可目,清香可鼻,莲藕可食,莲子可药。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大家能说出一些有关于莲花的诗句呢?生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生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生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生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师:有关于莲花的诗句很多,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收集有关莲花的诗句,放在积累本上(拓展知识,增强文化底蕴)师:通过我们说的诗句可见喜爱莲花的人真不少,其中最喜爱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的《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成为千古名篇,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爱莲说》。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周敦颐,北宋哲学家。《爱莲说》是他于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2、了解文体“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3、指导朗读:①下面请同学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评价:这一遍读得整齐,也很流畅,但是没读出韵味来)(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齐读一遍课文,要注意句读,读出韵味来。三、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问题:①作者喜爱莲花有什么?试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明确: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齐读)小组讨论翻译本段。②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并找出相应的句子。明确: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师:作者对莲花的描写,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生:喜爱、赞美师;文中有一句高度概括赞美莲花的句子生:莲,花之君子也。文本探究1、莲具有哪些君子的品质?(出示幻灯片连线)2、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写“菊”和“牡丹”,有什么作用?明确:衬托。3、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明确:菊——隐逸者——惋惜;牡丹——富贵者——厌弃。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拓展延伸学习托物言志,仿写句子。(出示幻灯片例句)先写爱莲再写爱其他事物。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做像莲一样具有君子品质的人。七、布置作业完成课时练八、板书设计菊——→隐逸者——→惋惜正衬生长环境莲——→君子体态香气喜爱、赞美风度气质反衬牡丹——→富贵者——→厌弃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打破过去的教学模式,在教文言文时,由于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而且文言文晦涩男懂,又不好读,所以,一直以来我在教文言文时生怕学生不会,于是把所有的“重担全部自己扛起来.,我从讲解课题、作者入手,然后一句一句领读,一字一字翻译,直到文章中心、写作方法,所有该讲的,一句话也不漏掉,所有该做的课后练习,一道题也不放过。我那时所担心的,是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自己没讲到,而使学生不会做。至于对学生,我那时所关心的,是他们上课记不记笔记,下课复习不复习。这堂课我主要想体现言文统一的思想边分析课文边掌握字词句。我觉得课堂教学比较有层次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几个学生活动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讨论译文——连线品质——感受情感——仿写练习,完成得还是比较满意的。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73
上一篇: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72    下一篇: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6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