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2《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领会课题中的“悲剧”和“伟大”的含义。2.学习本文抓住细节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理解斯科特等人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领会课题中的“悲剧”和“伟大”的含义。2.理解斯科特等人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抓住细节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课文导入】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是啊,失败和成功应同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重。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其实并非如此,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接下来,让我们随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吧!【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领会课题中的“悲剧”和“伟大”的含义。2.学习本文抓住细节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理解斯科特等人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等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2.背景透视:本文写了人类历史上先后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挪威的阿蒙森队和英国的斯科特队。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中旬到达南极点,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几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空,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点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原之中。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日记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成了这篇文章。3.文体知识: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和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己记述的,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等;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的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三、预习反馈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2.写一写字形,指导学生识记生字。3.记一记词义。四、初读感知(一)带着问题读课文。/(二)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圈点要求: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三)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3):写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却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失望返回并为胜利者做证。第二部分(4-13):写斯科特等人陆续死亡的过程。第三部分(14-16):写英雄们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悼念和敬仰。五、精读品味1.“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中“拽”字有何表达效果?“拽”把心情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探险队员迫不及待冲击终点的激动心情。2.“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用鲁滨逊的想法与斯科特一行人的想法形成类比,写出他们发现有人捷足先登但又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侥幸心理,表达了他们痛苦、极度恐惧的心情。同时这里的忐忑心情与上文激动的心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悲剧性。3.“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一个月内”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什么作用?“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与“一个月内”形成对比,写出阿蒙森和斯科特两支探险队惊人的壮举。“一个月内”也表示斯科特一行晚了一个月,为下文的悲剧作铺垫。4.结合文段思考,“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作者同意这种说法吗?这句话是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来写的,表达了斯科特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一说法。5.引用斯科特日记里的内容有何作用?引用斯科特日记里的内容,表现了斯科特因没有战胜阿蒙森而极度失望、无奈和痛苦的心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6.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们的极度痛苦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

 

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上一篇: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14    下一篇: 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案1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