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1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政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措施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翻身农民丈量土地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历时一年多的土改革命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解放军的坦克解放区踊跃参军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意义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千里跃进大别山南京武汉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南京武汉西安郑州千里跃进大别山北平延安上海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1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全境华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47万+52万+55万+长春北平(北京)三大战役慨况表徐州东北人民解放军中原、华东野战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华北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战略大决战东北长江中下游以北华北南京解放三大战役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长春沈阳锦州塔山黑山营口辽宁吉林辽北安东热河河北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指挥员:林彪、罗荣桓作用: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淮海战役结果: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指挥员:聂荣臻罗荣桓林彪作用: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政治:建立民主政权经济:实行土地改军事:毛泽东等人高超的指挥艺术社会: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解放南京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领域濒于崩溃,美国也不愿意再提供军事援助。2.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政府最后却拒绝签字。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阴谋宣告彻底破产。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走向胜利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结果:人民分得了土地,支持革命辽沈战役时间:1947年土地改革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淮海战役时间:1949年4月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平津战役内战爆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1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0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