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Word,无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前置作业旧知链接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原因有哪些?新知速递解放军在战略进攻阶段进行了哪些战役?结果如何?课堂作业1.下列词组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五四起风雷长征存实力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渡江主沉浮B. 长征存实力渡江主沉浮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C. 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长征存实力渡江主沉浮挺进大别山D. 挺进大别山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长征存实力渡江主沉浮2.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请选择符合历史发展线索的一项()。①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②中华民国成立收回台湾③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④解放战争胜利蒋介石败逃台湾A. 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3.判断题。淮海战役基本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使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解放区连成一片。( )课后作业基础训练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2.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C.淮海战役 D.转战陕北3.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贡献的是和平解放( )。A.徐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4.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②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③中共“七大”的召开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观察《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 )。/A. 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B. 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 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6. 这是一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民谣最能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7. 历史上,台湾曾“三离两回”祖国怀抱,第三次离别是在1949年。其原因是( )。A. 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B.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插手台湾事务C.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 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8. 抗战后在解放区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在实施中对待中农的态度是( )。A.依靠 B.团结 C.打倒 D.拉拢9.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时,广大农民分得的东西不包括( )。A.土地 B.房屋 C.粮食 D.武器拓展提高10.图说历史。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下面的内容。?/(1) 图一场景发生在 (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2) 图二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 年,这是一个代表 利益的政府。(3) 图三场景发生 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中国的 (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4) 图四:南京是在 年的 战役中解放的,南京解放标志着 。1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正确答案。(1)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 (2)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3) 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事件—— (4)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 (6)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7)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8) 人民解放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9) 揭开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 发散思维12.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Word,无答案)
上一篇: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测试    下一篇: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测试题(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