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13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习目标】1.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史实。2.分析得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3.感知人民解放军不畏牺牲的精神。【重点】三大战役。【难点】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自主学习】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调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的土地政策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没收,废除,实行,按照平均分配土地总路线:依靠,团结,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结果: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意义:使农村的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一)千里挺进: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的序幕。辽沈战役时间:至指挥者:经过:首先攻占辽宁,随后,攻占长春、沈阳,影响:解放全境(三)淮海战役时间:至指挥者:、、、粟裕、谭震林等经过:野战军与野战军,在以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影响: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的广大地区。(四)平津战役时间:至经过: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共同发起平津战役。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影响: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基本解放。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在全国的胜利。渡江战役时间:经过: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七届二中全会目的(背景):迎接的最后胜利,准备的建立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转向制定党在政治经济及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当堂达标】1、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这次土地改革所依据的文件是(/)A.《资政新篇》B.《中国土地法大纲》C.《天朝田亩制度》D.《土地改革法》2.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包括()①实行耕者有其田②规定实行减租减息③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④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内容不符合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内容的是()A.依靠贫雇农B.团结中农C.消灭地主阶级D.发展农业生产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A、青化砭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渡江战役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开始时间指挥者战果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解放东北全境5.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哪一次战役()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6.徐州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以徐州为中心展开了一场战略大决战。下列关于这场大决战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林彪、罗荣桓指挥B.参加的部队有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C.发生在1947年11月D.基本解放了华东和华南地区7.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8.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钟山风雨起苍黄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13
上一篇: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下一篇: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