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4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第1课时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第1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习省区地理的具体体现,并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课程标准也规定北京为必学区域。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2)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了解北京的位置与范围,古城与新城的变迁。(2)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北京的位置、范围。(2)说出北京的职能。。教学难点: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互动交流:出示奥运五环,提问: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哪里举办?请同学们欣赏中国北京冬奥会宣传片——播放视频,提出问题:1.你从视频中观看到了哪些信息?2.北京作为冬奥会的主办地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回答问题:在中国北京举行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与同学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和思考冬奥会的举办地选在北京的原因。设置播放视频,互动交流环节为探究北京激发学生的欲望活动一.读图归纳—定位置1.互动提问:想一想:我们要了解北京的位置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呢?补充:经纬度位置:找出主要的经纬线,描述所在的温度带。相对位置: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海陆位置:所在的地形区,是否濒临海洋。2.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请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师提供——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北京地图)3.互动交流与归纳整理:经纬位置:(40°N,116°E),位于北温带,属于暖温带。相对位置:东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面临渤海。1.说一说:描述北京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等三个方面进行。2.说一说:看图描述北京的位置。3.归纳整理: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标画出北京的经纬度。说出北京的人口和面积。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归纳描述位置的方法,既能锻炼学生对已有方法的应用,也能让学生更系统的描述北京的位置。活动二.析图发现—探环境1.引导学生分析北京的气候:(教师提供温度带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图,归纳北京的地形、地势特征。提出问题:(1)地形特点:以为主。(2)山脉:西—,北—。(3)地势特点:高低。3.探究北京的河流:说出北京的主要河流,并分析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再次强调: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反映这个地区的地势特征。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出示问题:(1)阅读教材地图6.44,认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注意从地形、纬度、地势、河流、战略等)方面讨论。(2)阅读图6.45,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空间变迁过程、变迁与水源的关系)5.展示交流——分组展示:(1)从地形、地势、河流待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2)鼓励学生综合信息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师归纳: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进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广大的腹地,资源丰富,所以地理位置优越。(3)提问: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补充: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追问: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拓展:而且不断向大的河流和湖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进行生活用水的取用、运输和防御等。1.分析归纳: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短,冬夏长。2.读图分析与交流整理3.读图与交流:(1)主要河流。(2)大致流向:→。(3)注入海洋:。4.合作交流:读图分析,小组内交流,积极参与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5.展示交流:(1)气候:地处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河流:有河流流经,能够提供水源、航运和防御之利;周围地区能源、粮食等供应充足。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周围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有对外联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2)说一说(3)读图分析变化: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观察发现:无论北京古城城址怎样变迁,始终靠近河流和湖泊。认识北京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要注重方法的引领,以问题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开展小组合作,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学会读图,用图活

 

第六章第4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第1课时教案
上一篇: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五    下一篇: 第六章第4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第2课时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