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2.能举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2.对比和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知识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青藏地区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思想感情。2.结合青藏地区丰富能源、资源的学习,了解我国开发大西北的战略目标,激发开发西部的雄心壮志。重点难点重点1.三江源的保护。2.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观以及高原农牧业。难点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第1课时 世界屋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同学们在电视上看到或听到过有关青藏高原寒冷的图片或报道吗?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高原,那么它的寒冷与海拔高有什么联系呢?它详细的自然特征是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世界屋脊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地理学案导学部分。三、合作探究,理解新知多媒体投放课本图9.3:青藏地区的地形。通过阅读(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看图中小图——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投放图中小图——高原上的山地冰川,引导学生读图。投放录像片段——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组织学生比较课本图9.5,比较拉萨和成都月平均气温图。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有,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知道了气候,我们再来看看青藏高原上的河流,观察图9.3,请同学们找出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学生回答略。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组织学生阅读P87小字部分,了解雪域高原有哪些独特风光?生:可可西里野生动物: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景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上一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1课时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