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语文《变色龙》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的: 一、了解俄国 沙皇警犬的丑恶灵魂,认识沙皇统治的腐败和黑暗。二、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法。三、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深刻的社会意义。教学过程:第一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时代背景;阅读思考;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简介作者:(引导学生看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二、时代背景:《变色 》写1884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生活中的一种应诅咒的现实。当时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 阶级革命运动兴起,革命浪潮冲击着沙皇的 专 制统治。为了强化反动统治,他们豢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为其 镇压革命运动服务。本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就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三、自读指导(一)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带)(二)自读课文,提示阅读要求:(出示投影) 1 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    2 、文章可分几部分?哪几最能表现奥楚蔑洛夫“变色”的本质?        3 文章采用什么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4 试从文中找出有关细节描写的部分,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三)讨论后明确: 1 、本文描 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指”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 2 、根据短篇小说的情节特点,本 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5)写警官奥楚蔑洛夫遇到了一场乱子——狗咬伤人这一案子的发生。(开端) 第二部分(6—27)是全文的重要部分。作者以极其辛辣的讽刺手法对奥楚蔑洛夫处理案子时的声色变化作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他的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丑态。(发展和高潮)可分为六部分。 第三部分(28—29)写奥楚蔑洛夫审理案子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讪笑和恐吓。(结局) 文章6—27,最能揭示奥楚蔑洛夫“变色”的本质。 3 、文章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特点的。 4 、文章的细节描写有警官的军大衣和赫留金的手指头。 本文通过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主人公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 理活动。 四、延伸练习:复述本文故事情节。第二教学要点:理解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揭示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归纳人物对话所表现的性格特征。  1 对老百姓的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大耍威风、欺下凌弱的性格特点。如:  “我绝不轻易放过……”    “我要好好教训他一顿”  “我 要拿点颜

 

九年级语文《变色龙》教案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变色龙》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