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识。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4、理解托物言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二、学习重难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难点:理解托物言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三、预习交流(一)读顺课文,积累文学识,掌握生字词: 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 2、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将重要的字词抄写在下面。 3、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二)读通课文,掌握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1、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谈笑 有鸿儒  可以调素  无丝竹之乱耳 案牍之劳形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①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②陋之有? 3、翻译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孔子曰:“陋之有?” (三)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的写法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一题  2 、想想本文托的是什么物,言的又是什么? (四)合作探究: 1、本文写“陋室”为什么开篇要写“山” 和“水”? 2、最后为什么要提到 “诸庐”和“子云亭”? 3、引用“孔子云”有作用? 4、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作者 的陋室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五)理解感悟 结合课文,组织学生依次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2.统领全文的词语是哪个词?           3.本文是从哪几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 怎样的情感?           4.(1)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陋之 有”有什么含义? (2)以古代圣贤自比的句子是什么?                      (3)全文画点睛的句子是什么?                           (4)文中的“仙”和“”比喻什么样的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词是什么?  5、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面呢?  6、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 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庐、子云亭呢?  7、文章起笔写山 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对作者这种交友式,你有什么看法?                                                                  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导学案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导学案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