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写作背景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写作背景  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文体介绍  铭本是古代刻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歌功颂德与昭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统领全篇并点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务 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并以反向立意的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全文9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

 

《陋室铭》写作背景
上一篇:《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    下一篇: 《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逐句)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