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九年级

20.2电生磁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九 年级 物 理  科目互动教学设计主东课题20.2电生磁第 1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 知道通电导体的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3.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二、过程与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向。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探索自然界的奥妙。1、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难点1、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具、学具磁体、小磁针、螺线管,电源,导线教  学  策  略一、提问  1.什么是磁体的南极?什么是磁体的北极?2.磁极官的相互伤害规律是怎样的?它们是通过什么发生的?    3.磁场的向是如规定的?4.什么是磁感线?什么叫磁化?二、引入课题试验“猜一猜”: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引入新课: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初选就发现了磁现象,并且发明了指南针,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电也可以产生磁。可是电生磁这一现象的发现却是不容易的。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时间内,人们认为电和磁是互不相关的。到了19世纪初,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意识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直到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这个意外的引起了奥斯特的极大兴趣,他又继续做了多实验,终证实电流的围存在着磁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电可以生磁。第二节 电生磁三、进行新课  1.演示 电流的磁效应  演示124图20.1-1奥斯特的实验在磁针上面有一条直导线,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你能看到什么现象?断开电源、改变电流的向,又能看到什么现象?结论:通电导体的围有磁场,磁场的向跟电流的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  2.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增强磁场?  (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实验)  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1)如探究:可在通电螺线管围摆放一些小磁针。为使螺线管磁场加强,可以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如课本P125图

 

20.2电生磁教学设计
上一篇: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PPT课件    下一篇: 20.2电生磁教案、课件及检测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