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备间:2013.11.12人:          上间:2013.11.19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主要讲了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内容。本节教材,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引,更是理解第四节气候的。因此,教材讲述气温,内容指向更多的是气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③读气温曲线图,能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并能绘制气温曲线图,。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学会阅读并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二、教学思路:首先从生活地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预习展示,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亲身体验的法,结合实验,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进行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法:1、气温的时间变化: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式,通过多次读图,用图,达成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出示“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和“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观察、描述气温曲线图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细读“气温日变化”图,完成练习。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试着自己读图,读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出现的时间,并计算差值。最后,仍然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学生完成两组巩固、练习并展示。一组题目是:出示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曲线图,分别读出最高和最低气温,并计算气温的年较差。2、海洋和陆地气温差异的原因。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日生活中的经历,比如夏天在露天游泳池游泳时,岸上和水中的区别。然后让学生做一组演示实验:水与沙土受热与冷却。四、板书设计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一)1、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午后2:00,即14:00;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2、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北半球相反)。气温年较差。五、反思 通过小组自主学习,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了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六、集体备课意见:可以简单解释大气受热的原理和举烧暖气的例子。让学生简单了解,有助知识的理解。并在此提出离地面越远,气温就越低,高山顶部距地面远,所以气温低。为后面的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打下。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案
上一篇: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    下一篇: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