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预案设计年级班级:七历史导学教师课题7、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型新授课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兼并战争过程与法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改革的精神导学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兼并战争导学难点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改革的精神导学环节导学务及导学要求一自主学习一、预习课文,自主完成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氏取代。当时的诸国由十几个,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国的实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2、    时期,    国蜀郡太守    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    工程,都江堰消除了    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使    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思考:第32页“问题思考”,二、第33页、35页“材料研读”。标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交流展示二、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三探究深化1、讨论解决:为什么冰要在这个地修建都江堰呢?2、畅谈:冰和都江堰 3、选生表演本课导言“立木为信”的故事 ,师即兴提问: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4、 分组讨论,把握角色心理和语言,然后分改革派、守旧派和国三组,各组派4—5名代表上台,演绎一下“商鞅舌战守旧群臣”。5、 出示问题组,学生抢答,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2)这些措有利哪个阶级?(3)对人民会产生什么影响?(4)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影响?四为能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 (  )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  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 D.商鞅向秦国国立下的保证2、《史记·商列传》载:“商相秦十年,宗室贵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  ) A.承认土地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2
上一篇: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二    下一篇: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六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