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含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018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一、选择题1.明朝中后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 )A.朝政日趋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C.农民负担加重 D.地势力混战2.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均免”的口号 B.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C.攻入城,推翻明朝 D.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大金政权3.下列各项对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免”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均制,把土地分给农民 B.反映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C.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 D.提出摧毁封建上地所有制4.明末清在《三垣笔记》中说道:“宁( 远)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文中的“北兵”是指( )A.后金军队 B.蒙古军队C倭寇 D.自成起义军 5,下图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要塞,与之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A.为防御匈双军队侵扰而建B.为防止女真人南下而建C.赛出西域时由此出关D.三桂引清军由此入关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                         --------摘自《文弱先生集》材料二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闻鬼哭。 ------- 摘自《 豫变纪略》 材料三 远近饥民荷旗而往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摘自《豫变纪略)清回答: (1) 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朝后期的什么社会问题? (2) 依据材料三回答这一口号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一、选择题 1B 2D 3.B 4.A 5.D二、非选择题 6.(1) 明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官府不断加派税,农民生活困苦。( 2)意义:“均免”的口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和减轻封建剥削的愿望,起义军赢得农民的拥护,从而迅速发展壮大。

 

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含答案)
上一篇: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含答案    下一篇: 201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