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六课 戊戌变法这幅图揭示了什么时代主题?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动脑筋: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仁人士,他们不仅对西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且主在保存中国传统的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上,部分地学习西的文化、教育。这一部分人我们称之为“维新派”。代表人物有有为、启、严复、谭嗣同等人。有为启一、有为与公车上书——揭开变法运动的序幕有为(1858-1927)南海人。生官僚之家,深谙孔之道;后游历、香港,阅读西书籍,了解到日、俄依靠变法强盛起来,开始宣传维新变法。启(1873-1929)字卓如,号公,新会人。自幼有“神童”美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亲历晚清诸多重大政治事件,无一不见其身影。后结识有为,听有为讲俄国和日本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觉得新鲜,投其门下,拜有为为师。有为启、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提出了怎样的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失败兴起:发展:戊戌变法1895年 有为 启:公车上书(序幕) 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这些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变法救国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兴起:发展:维新思想的传播:戊戌变法维新团体的形成:《时务报》《国闻报》强学会等1895年 有为 启:公车上书(序幕) 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开展:二、百日维新1、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临内忧(揭竿斩木)外患(瓜分豆剖)   1898年夏,在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变法”开始光绪帝(1871—1908),1875年至1908年在位。 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众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启《戊戌政变记》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6月11日兴起:发展:开展:

 

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2
上一篇: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会员上传)    下一篇: 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