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7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题技巧目标导航首页末页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底,恩来在接见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         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知识要点首页末页独立自主的和平印度恩来(2)内容:互相尊重                  完整、             、互不干涉          、平等互利、               五项原则。(3)意义: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            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万隆会议:(1)时间、地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      召开。知识要点主权和领土互不侵犯内政和平共处国与国万隆(2)与会成员:      洲和      洲各国政府首脑(故又称“亚非会议”)。(3)新中国对万隆会议的贡献:       在会议上提出了“          ”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4)意义:加强了中国同       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5)地位:是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知识要点亚非恩来求同存异亚非殖民主义1.新中国的外交与旧中国外交对比:新中国展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风采,而旧中国则是屈辱的外交,两者本质的差别在国家是否独立和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清政府一次次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毛泽东主席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要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难点释疑首页末页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针,对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中国外交面的种种努力和成就,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难点释疑2.“求同存异”针的“求同”,主要指保卫世界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存异”指各国的处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面的差异。“求同存异”针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难点释疑中印会谈,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史图片首页末页历史图片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提出“求同存异”针★“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着新中国外交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开国大典   B.提出“求同存异”针C.提出和平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7
上一篇: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6    下一篇: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