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2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     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苏  联波 兰 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民德南斯拉夫 大  西  洋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东欧” ,指位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斯大林还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位的内部改造。 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成立“经互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    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病了把苏联改残了把苏联改垮了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一)赫鲁晓夫改革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进行改革,农业赫鲁晓夫(1894—1971),执政11年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极少, 音响,录像机都不能生产,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背 景A、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B、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制遭破坏2、内容:   政治面: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        论观点;平反冤假错案。结果: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经济面:  A、农业:加大投入,收购价格 B、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精减机构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事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尼克松(二)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经济改革:重工业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苏联的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改革:1、经济改革结果:……改革:2、转到政治面结果:……八一九事件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2
上一篇: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会员上传)    下一篇: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