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1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5.古代诗歌四首课型:讲读  时间:10月19日  中心发言人:谭雄星教学目标1、知、能目标:(1)积累生词,理解并掌握“澹澹、竦峙、瑟”等词语。(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3)能够流畅地背诵默写此课,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尝试改写成记叙文。2、过程、法:诵读、联想想象、互动赏析,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3、情、价目标:反复朗读中感受古典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接受古典文学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难点: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设计:2。           教学设想:因为《观沧海》《塘湖春行》都是表达了愉悦之情,而《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同为思乡名篇,所以,本课在设计上第一先赏读《观沧海》《塘湖春行》,第二再赏读《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两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这样线索清晰,而且导入容易、自然。教学步骤:第 一 课 时一、简介古代诗歌1、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诗歌:(1)古体诗,括古风、乐府诗(2)近体诗(格律诗),括律诗、绝句,有五言、七言之分。(3)词(长短句),括小令、中调、长调。(4)曲,括杂剧、散曲,散曲还括小令、套数。二、简介古诗鉴赏技巧(一)要读题,有些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二)要读人,了解作者经历、背景、思想,要读注,注解往往提供一些帮助理解诗词的信息;(三)读诗,析词义、析句义、析意境、析形象、析写法;(四)了解一些诗歌基本特点外,还要积累一些古代文化知识、括典故、传说,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诗义。三、赏读操的《观沧海》1、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操字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公元207年,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寨,登临碣石山。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瑟之际,他的心情也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2、教师范读,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朗读要字正腔圆,感情饱满。(1)注意下列生词:碣石jié 沧海 cāng 澹澹dàn 竦峙sǒng zhì 瑟xiāo sè哉zāi(2)解释词语的意思。3、齐读,思考下列问题。(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全诗围绕“观 ”展开写的(2)、这首诗写了哪几层?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诗想像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其事。第二层(“水澹澹”到“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12
上一篇: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精选)    下一篇: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2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