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0 阳楼记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及节奏并背诵全文。2.赏析、生动的语言及精彩语。3.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资料助读作者简介:《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宝元三年,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庆历五年贬放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写作背景:《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一职而贬官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阳楼:在省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朝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阳楼”,与文人雅客登楼诗。后白、甫、白居易、商隐、禹锡、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阳楼声名益大。预习导学: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2.积累文章中见的文言现象。【一词多义】(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阳楼之大观也(景象)(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5)一:一碧万顷(数词“一”)   长烟一空(全)(6)极:南极潇湘(至、到达)    此乐极(尽头)(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也,表示委婉的语气)【通假字】(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词类活用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