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10课岳阳楼记讲义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0课 阳楼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县(今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其一生论著颇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名篇有散文《阳楼记》、词《渔家傲·秋思》、诗《江上渔者》等,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凰出版社2004年版)。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参知政事,向朝廷提出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重视农桑等10项改革措。宋仁宗纳谏后陆续推行这些措,史称“庆历新政”。可惜新政实后不久就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以失败告终,范仲淹也被贬放州。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虽才华出众却豪迈自负,为权贵所嫉,被贬至州做知州。范 仲淹熟知他的性格,几次想劝慰开导他,却苦无机会。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重修阳楼,写信请范仲淹作记。是,同样处人生低谷的范仲淹写下了这一名篇,既规劝了朋友,又抒发了自己的襟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记”有碑记、游记、杂记、笔记等多种类型。碑记是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五人墓碑记》。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如《游褒禅山记》《登泰山记》《满井游记》等。杂记是古代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笔记是古代一种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阳楼,增其旧制,刻贤今人诗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调巴陵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了起来。是重修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代名家和今人的诗刻在它的上面 ,嘱咐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第一部分:交代写此文的缘由。着重说明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引出全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 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我看那巴陵的好景色,都在这洞庭湖上。连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早晨阳光明媚,傍晚光线昏暗,气象变化多端,这就是阳楼的壮丽景象啊,前人的记述够详尽的了。虽然如此,那么这里北通巫峡,南边直到潇水、湘水,谪迁者和诗人们,大多在这里会聚,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概括描绘洞庭湖的美景。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第10课岳阳楼记讲义
上一篇:岳阳楼记考点    下一篇: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