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2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工艺:原始社会后 期,出现铜器。我国在新石器晚期已发明了铜器,铜是人类历史上认识的第一种金属。自然界的铜通呈赤红色,所以又称为红铜。如果在红铜中加入少量铅或锡,制造的工具则更加锋利和适用。这种锡或铅与铜的合金本来是金色,生锈后则多呈青绿色,所以叫青铜。青铜的熔点低,硬度大,远比红铜优越,很快就代替了红铜。商朝以后,青 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饮食、祭祀及军事等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 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一、青铜器的高工艺:青铜器的制作工艺(1)成分组成:商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2)铸造技术①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②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尊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双角头点缀在羊头之间1938年在出土,高58.3厘米,重约34.5公斤。四羊、四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是商代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司(后)母戊鼎1.33米1.1米重832.84千克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这说明了什么?特点一:规模大司母戊鼎工艺高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这说明了什么?  数据分析: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整体造型:立耳,柱足,腹长形,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纹饰欣赏:饰饕餮纹,腹内壁铸铭文“后母戊”三字,此鼎据考证,是商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后母戊鼎雄伟端庄 气势凛然二、甲骨文记事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最早发现是1899年清朝懿荣西毛公鼎和金文(鼎内铭文近500字,是字数最多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至今已发现16万片以上,商代10万余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甲骨文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人刃家河甲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26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6    下一篇: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部编教材)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