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通过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通过对商鞅、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的。【学习重难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图解历史】/【自主学习】一、战国七雄:(成语:合纵连横、朝秦暮楚)1、三家分晋和氏代齐:战国初年,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取代。2、战国七雄:战国初期,当时诸国有十几个,其中、、、、、、七国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3、著名战役:战国时期,强大的诸国不再“尊攘夷”,各自为政,互相交战,其中较为著名的战役有(成语:围救)、马陵之战(成语:欲擒故纵)、(成语:纸上谈兵)等。4、概况:战国中期后,、、、先后崛起,尤其是地处西部的,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国,对东六国构成威胁。二、商鞅变法:(成语:立木为信)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1、背景: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新兴的势力增强。2、目的: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国进行变法,其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3、概况:公元前356年,用商鞅主持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改革。4、作用:商鞅变法使国力大增,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5、商鞅变法内容:(背)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自由买卖。 (确立封建制度)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废除贵族世袭制,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宅。④建立县制:由国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最深)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概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在岷江上主持修筑都江堰。2、工程构成:都江堰由和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和三个主体工程。3、功能作用:都江堰是一座性的水利枢纽,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合作探究】1、与春秋时期政治局面相比较,战国时期有了哪些新变化?经过春秋200多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国被兼并,几个大诸国左右着政局,其中齐、楚、、、、、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在战国时期,强大的诸已不再打着“尊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2、秦国商鞅变法是否成功?具体原因有哪些?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实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6
上一篇: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精选)    下一篇: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