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各族的内迁【教学目标】1.知识与西晋短暂统一;西晋的起止年代;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人口大迁徙;北游牧民族内迁。2.过程与法通过指导学生对西晋统治阶级的腐朽、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的民族压迫政策等的归纳,分析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朝,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的进一步交往,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了解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与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在历史上交缠错综的表现,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是通过民族交融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由此建立正确的民族观,特别是民族平等的观念和情感。【难点】教学:西晋统一和八之乱。教学难点:西晋兴亡的因素。【学情分析】学生对西晋及少数民族的内迁比较陌生,因此,要把东汉后期一直到西晋的战乱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的印象和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图片的解读,同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教学法】讲述法、图示教学法、识图分析法。【教具】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新课导入】课件展示《三国鼎立形势图》,提问:、蜀、三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怎样?归纳导入: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在丞相诸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三国后期,国实力增强,、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灭蜀。266年,司马炎代立西晋,进而出现后来的西晋的短期统一。一、西晋的建立提问:西晋的建立者是谁?西晋是什么时候统一全国的?学生阅读教材前两回答问题。教师总结:266年,司马懿的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统一了全国。提问:西晋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最主要的原因是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日益强盛,与此同时,南的、蜀两国的统治日益腐朽,国力逐渐衰落;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提问:西晋的政治统治有什么特点?学生阅读教材第三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西晋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极为腐化。大臣石崇和国舅恺斗富就是一个典型。二、八之乱提问:西晋为什么会发生八之乱?学生阅读本目第一至三回答问题:一是晋武帝大封同姓诸,二是晋帝昏庸无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教案
上一篇: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表格式    下一篇: 部编版七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