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登幽州台歌教案(部编教材)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章节名称20、登幽州台歌编号33课 型讲读人枝烽枝烽上间2017、05、22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默写,读懂诗歌的内容。2. 品读关键诗句,体会诗人因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孤独痛苦的情怀。教学品读关键诗句,体会诗人因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孤独痛苦的情怀。教学难点学生对古诗词品读鉴赏。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备注问题导入中国古代的“三才”指的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下句?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吐字清楚,读音准确,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设计目的:完成基本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读懂诗歌的内容。  预设:解释“古人”“来者”(古人:圣明的;来者:求才的明)2、结合注释翻译。探究内心世界再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品析。 设计目的:完成基本目标2及目标,品读关键诗句,体会诗人因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孤寂悲伤的情怀。  预设:学生应该能从“独”“怆然”“涕下”感受到诗人的寂寞,孤独、悲伤的情感。  追问:(学生能初步感知到诗人的孤独、悲伤,但不明原因,可以让学生猜测原因。)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为什么感到孤独、悲伤呢?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怆然而涕下”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这时告诉学生补充资料2、3。 补充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代文学家,因曾右拾遗,后世称为拾遗。“右拾遗”、属朝时的小官,是咨询建议官员。左、右拾遗为从八品官职,微不足道。类似我们现在的监察科科长。他的言论切直,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而后随武攸(yōu)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   史料记载1:青年时期,他使气,一心报国,“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时世而生报国之思。奋然拔剑走出乡原。)二十四岁中进士,升右拾遗。   史料记载2: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史料记载3:公元696年契丹尽忠、万荣叛乱,攻陷了营州,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武攸(yōu)宜是个草,接连打了几次败仗,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

 

登幽州台歌教案(部编教材)
上一篇:登幽州台歌教案12    下一篇: 登幽州台歌教案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