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导学精练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单元  第2课  回延安知识积累字音字形羊肚(dǔ)  糜子(méi)  脑畔(pàn)  眼眶(kuàng)油馍(mó)  木炭(tàn)   一盏(zhǎn)  炕上(kàng)形近字搂(lǒu)搂住    炕(kàng)火炕    畔(pàn)河畔镂(lòu)镂刻    坑(kēng)大坑    绊(bàn)羁绊偻(lóu)佝 偻    吭(háng)引吭     拌(bàn)搅拌词语释义登时:立刻。围定:围住。 白生生:形容非白。作者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枣庄市峄县人(今台儿庄)。中国文学艺术界第十届荣誉委员。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 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7岁入党。有诗集《放歌集》《回延安》《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1945年和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内容主旨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出阔别十年重回母亲延安怀抱,以及与亲人相见的喜悦,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 片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 亲延安的眷恋之情。结构图示难点1.“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母亲延安到底教会了“我”什么?诗歌为什么要这样写?“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 书。”这两句诗具体写出了作者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和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作者长大成人,因此作者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梢树枝树根根”紧连一起一样,作者与延安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诗贵含蓄,内容文字要概括,现象与思想要具体。正因为如此,这首诗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艺术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法,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热爱、感激的情感。2.第三部分主要写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我们感受到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1)环境烘托、渲染,表现延安人的热情好客。(2)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3)运用夸和比喻的修辞,“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3.“母亲延安换新衣”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具体写“换新衣”的?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的手法,这样写,形象鲜明,饱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导学精练
上一篇:第2课回延安作业 (2份)    下一篇: 2019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回延安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