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1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2、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3、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重难点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海伦画像)音画导入,烘托气氛(先放映绿意盎然的画面,配以优美的乐曲。)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再转换一张黑色幻灯片,稍停顿)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一)“生命的奇迹”──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一岁半就失聪失明。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还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如《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二)“教育的奇迹”──莎莉文老师简介那么,是谁引领海伦·凯勒走上了漫长的人生路,是谁把海伦·凯勒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是谁给海伦·凯勒再塑了生命?这里,我们要认识一下帮助海伦创造奇迹、重塑生命的老师莎莉文女士。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奇葩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三、朗读,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词语:搓捻(cuōniǎn):用手指搓。企盼(qǐpàn):殷切地希望。繁衍(fán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qiānxǐ):迁移。觅食(mìshí):寻找食物,泛指谋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花团锦簇(jǐn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风云突变:比喻变换动荡的局势。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冥思遐想(míngxiá):绞尽脑汁,漫无边际地想像。期期艾艾(qīqīàiài):形容口吃。2.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1)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2)莎莉文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抽象事物的?试以“爱”为例具体说明。(3)莎莉文走进海伦生活后,她生活起了怎样变化?可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中引向光明。(4)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提示:(1)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玩具,教她拼写“doll”。最后,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海伦另一只手手心写出“水(water)”这个字,使海伦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从此,海伦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教师提供旁证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如莎莉文在和人通信中提到她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经常在旷野中进行活动。什么词需要用就教什么词。当某一行动需要用上某一词的时候教给她,她很少会忘记。当某一行动需要用某一短语或句子去叙述的时候,她学这个短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15
上一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8    下一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