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皇帝的新装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整体把握故事情节。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把握人物形象特点。(重点)3.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难点)4.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重点)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掌握字词。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3.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把握主要内容。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2.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把握主要内容。学习难点:把握课文的关键情节。导学过程:【课前预习】【助读资料】1.童话知识了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等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2.作家作品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3.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预习导学】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炫耀()御聘()称职()滑稽()陛下()头衔()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爵士()钦差()勋章()2.解释下列词语。(1)滑稽:(2)精致:/(3)不可救药:(4)骇人听闻:(5)随声附和:3.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梳理故事情节,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字,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皇帝新装——骗子新装——君臣新装——皇帝新装——小孩新装(2)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字进行活动的?(分别用四个字加以概括)【课堂探究】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探究)1.两个骗子为什么能够欺骗皇帝?2.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像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3.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来揭穿骗局?【课后作业】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和/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国家)作家(姓名),他的童话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等。2.下列句子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B.“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C.“我什么也没有看见!”D.“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B.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D.(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学后反思:参考答案【预习导学】1.xuànyùp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上一篇:《皇帝的新装》预习学案    下一篇: 七上语文皇帝的新装导学案1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