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1.3运动的快慢教案23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接力棒的过程中,学习观察现象,学会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准备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备学检查(看课件演示)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物体运动_____不同;物体运动____不同.(引入课题---运动的快慢)导学设问我们在百米赛跑中是如何比较运动员谁快谁慢的呢?(学生思考)互学展示老师引导出观众和裁判员 观众: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____)裁判员: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____)提问: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例: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20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他俩谁跑的快?(能直接比较吗?)速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3)单位:基本单位:m/s常用单位:km/h(4)物理意义:小轿车的速度是“33m/s”,它表示小轿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3米。练习:(1)15m/s=______km/h(2)18km/h=_______m/s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3.平均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比匀速直线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的研究,可以用来计算,这样算出的结果就是平均速度。帮学提升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m/s,其物理意义为。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悟学畅谈(学习了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第三节运动的快慢一、比较运动的快慢3、单位:1m/s=3.6km/h1、相同时间比路程4、规范解题:2、相同路程比时间三、匀速直线运动二、速度变速直线运动1、物理意义及定义平均速度v=s/t2、公式:v=s/t

 

1.3运动的快慢教案23
上一篇:1.3运动的快慢教案22    下一篇: 1.3运动的快慢教案2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