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复习课件三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复习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_产生,_停止,发声停止。振动振动2、声音以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波,它具有。波声能量3、声音的传播需要__,_不能传声。介质真空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15摄氏度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大小幅度音调表示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高低频率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不同,声波的也不同。形状6.令人厌烦的噪声(1)噪声和乐音的区别乐音通常是指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指___振动发出的声音。2)噪声的级别和危害:人们用(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_dB,为了保护听力,不能超过_dB。有规则无规则分贝507090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减弱人耳处减弱7.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阅读图并回答问题把频率范围在Hz至Hz之间的声波叫做可听声。频率高于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2)超声波的应用利用超声波的、等特点制成。20200002000020穿透性好方向性强声呐成像。超声波测定器超声波器8、声的利用:既可以传递__,又可以传递__B超速度清洗信息能量声产生:物体的振动传播反射吸收应用有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振动肯定发声,但人不一定听得到1、需要介质(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2、V固>V液>V气3、在15C空气传播速度:340m/S形成回声松软多孔(雪、吸音棉)1、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声呐、B超2、传递能量:洗牙、洗手表、碎结石三要素噪声音调响度音色定义减弱方法物理学:无规则振动环境学:妨碍、干扰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与频率有关与振幅有关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三、中考例析:(一)、综合考查有关声音的知识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二)考查声音的三特征琴弦H比琴弦L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多,推断琴弦H比琴弦发出的声音()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振动波噪声A(三)考查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1、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的振动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填“能”或“不能”)(四)考查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方法1、“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识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2、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有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经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减弱噪声。次超350能发生传播声源处传播过程三、巩固练习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响度4.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回声大小不同ADAC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震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6.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复习课件三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件4    下一篇: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学复习课件八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