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与朱元思书练习六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缥碧()急tuān()轩邈()泠泠()嘤嘤()经lún()横柯()yuān()飞戾()天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从流飘荡从:(2)一百许里许:(3)急湍甚箭甚箭:(4)泉水激石激:(5)鸢飞戾天戾:(6)望峰息心息心:(7)经纶世务经纶: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2)窥谷忘反“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1)任意东西()(2)互相轩邈()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鸢飞戾天者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B.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D.有时见日隐天蔽日(《三峡》)6.填空。(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2)文章首段以“________,________”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3)《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8.在文中各找出一句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视觉:听觉;表达效果:9.你们班级正在举办以“富春江风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四幅关于《与朱元思书》的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A.B.C.D.(2)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南朝梁吴均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唐朝韦庄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宋代苏轼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元代吴桓赞“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如果现在要从中挑选一句作为富春江旅游推介的宣传语,你会选取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10.作者在描摹“异水”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分析。11.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12.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拓展阅读【甲】见课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之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洞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负势竞上负:(2)窥谷忘反反:(3)蝉吟鹤唳唳:(4)岂徒语哉岂: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应语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16.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1.piǎo湍miǎolíngyīng纶kē鸢lì2.(1)跟、随(2)表示约数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4)冲击,撞击(5)至、到达(6)指平息名利之心(⑦)筹划、治理3.(1)转啭鸟呜,这里指蝉呜(2)反返返回4.(1)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2)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5.D解析A.……的人/“者也”连用,表判断;B.极/断绝;C.向上/在上面;D.太阳,阳光。6.(1)吴均叔庠南朝梁(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7.(1)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3)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8.横柯上薇,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9.(1)B(2)【示例】我选吴均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因为他是第一个从文学角度描写富春江之美的人,后来赞誉富春江的诗文大都受到他的文章的影响,而且这一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富春江美景的特色;从

 

与朱元思书练习六
上一篇: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9    下一篇: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三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